江蘇數字信息產業園管理團隊赴臺灣考察交流
作者:管理員 ?? 發布于:2012-05-03 ?? 文字:【
大】【
中】【
小】
摘要:
2012年4月22日至4月27日,應臺灣國立中山大學的邀請,江蘇數字信息產業園管理團隊一行赴臺灣進行了為期6天的考察交流。

期間,考察團參觀了臺灣國立中山大學,就數字化浪潮下的企業戰略創新及科技研發系統等問題進行了交流;拜訪了新竹科技園區和內湖科技園區,就園區建設和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。通過參觀交流,考察團一行對臺灣“官、產、學、研”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,為江蘇數字信息產業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。
一、“官、產、學、研”深度結合,各有分工
在面臨技術轉型換代契機時,為求得快速發展,以國家相關機構為主導,“官、產、學、研”相結合,不同模塊各司其職并相互聯系,共同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。政府一方面通過“租稅獎勵”、“研發貸款”對企業研發進行鼓勵,另一方面,通過設立“工研院”,把從先進地區“拿來”的技術進行對比,吸收、改善、創新,進而使具有不確定性的新技術變為實實在在的產品,投入企業進行量產。大企業通過設立研發中心提供研發服務,中小企業通過分工與組合建立“研發聯盟”,不斷推動行業相關的研發,助推產品創新。
二、采用靈活孵化模式,強化服務觀念
內湖科技園走出傳統的孵化服務模式,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平臺,提升園區品質和聲望,并以平臺的聚集效應和良好的聲望吸引眾多企業入孵。對于入園孵化的高科技企業和為高科技企業服務的中介企業,園區提供可租、可售、可共建、可轉讓的多樣化辦公載體。同事,園區大量引入生活服務類企業,優化整體生活品質,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,保證了園區的可持續發展。另外,園區通過設立政府駐園區的“一站式辦公”系統,以最快和最便捷的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審批等手續。

三、以市場化經營模式,回應各方訴求
內湖科技園區在土地轉讓、土地回收、合作開發、增值服務等方面均采用市場化經營方式,取得良好效果。針對計劃在園區開發辦公用房的企業,園區通過協調企業、土地所有者等要素的關系并加以適當引導,以市場化定價、股權參與、合作開發等方式與企業和土地所有者共擔風險與利益,并努力提升區域價值,使各個投資人增強發展信心。這種方式不僅滿足了入園企業對土地、服務的高需求,也較好反映了土地所有者的訴求,實現了多方共贏。

考察交流結束后,雙方互贈了禮品。通過與各參訪單位的交流溝通,考察團與臺灣科技園區建立了良好的關系,這將為今后我園與臺灣園區的合作發展奠定良好基礎。